领域内专业名词解释及翻译以及对应的参考论文
格式说明:
所有的应用全部以关键词作为三级标题并标以序号;后接代码框以及对应的参考文献,部分解释需要附上详细的中文翻译介绍;
1.ecological-niche factor analysis (ENFA)
ecological-niche factor analysis (ENFA)
cite:Climate-niche factor analysis: a spatial approach to quantifying species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2、水文气候补偿假说,
水文气候补偿假说,即物种将主要出现在其范围的温暖和干燥末端的朝北斜坡上,以及朝向其范围的凉爽和/或潮湿边缘的朝南斜坡上。
3、嗜热现象
树木群落的组成将朝着更温暖和干燥适应的树种转变,这种现象被称为嗜热现象
4 、“水文气候补偿模型”(HCM)
“水文气候补偿模型”(HCM)这个概念框架,将区域气候与海拔,地形,土壤和相关因素的本地影响联系在一起。关于地形,HCM认为,在物种范围的气候极限下,人口将被狭窄地限制在景观中的凉爽或温暖的位置(图1)。这种模式表明,某个物种仅限于在景观中凉爽的地方,而它正在接近温暖的地方。区域气候生态位的边缘。
5、生态因子的系统分析
1、综合作用;
2、主导生态因子;
3、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
生态因子间随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彼此之间的不可替代的,不能以一种生态因子的来替代另一种生态因子;
4、生态因子的可调性;
生态因子虽然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如果只表现为某生存条件在量方面的不足时,则可通过加强其他生态因子的量而得到调剂;
5、昨天还看到的一个知识内容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冷界积温为10度,温度为5度,温带以上的北回归线范围内为0度;
6、ENFA 生态位生态因子分析
生态位生态因子分析(Hirzel等人,2002)使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来开发基于仅存在数据的模型。将观察到的环境与研究区域的背景数据进行比较(请注意,出现文件中的缺失点被视为背景数据)。分析产生的因素类似于PCA。第一个因素被称为物种的“边缘性”,边缘性被定义为最佳物种与背景数据内平均栖息地之间的生态距离。其他因素称为“专业化”,定义为平均生境中的生态变异与目标物种所观察到的生态变异的比率。模型投影使用Hirzel&Arlettaz(2003)的geomeans方法